我市积极开展反假货币教育宣传系列活动 筑牢货币安全网 守好群众钱袋子
银行工作人员向市民普及反假货币相关金融知识
□ 转载自《雅安日报》记者 蒋阳阳
为进一步筑牢金融安全防线、普及数字金融知识,近期,在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统筹指导下,雅安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联合全市金融机构紧扣“筑牢货币安全网,守好群众钱袋子”主题,创新推出“线上+线下”相融合的反假货币教育宣传系列活动,让反假货币知识走进群众生活,切实守护公众财产安全。
9月20日,雅安2025年反假货币集中宣传活动在市区熊猫绿岛公园火热开展,活动现场搭建起多个宣传展台,人气十足。银行工作人员手持放大镜片与真假货币对比样本,向广大群众宣传人民币防伪知识。
“大家用手摸一下票面人像衣领和‘中国人民银行’字样,有明显凹凸感的就是真币……”活动现场,银行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讲解“一看二摸三转光”识别技巧,帮助大家掌握人民币真伪辨别方法。
为让大家更容易理解,银行工作人员还现场邀请市民体验数字人民币小额支付:从指导老年人在手机上下载注册数字人民币钱包,到帮助年轻人绑定银行卡充值,全程手把手教学。“原来这就是数字人民币,不用输密码,碰一下就付好了,比微信还方便!”经过亲身体验后,市民李阿姨说。
此次活动还设计了趣味小游戏、互动问答等环节,答对即可获得印戳,并兑换小礼物。现场,不少市民参与热情高涨,大家拿着集满印戳的卡片兑换纸巾、环保袋等小礼物,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金融素养与防诈能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雅安农商银行和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还以儿童文艺汇演为契机,向群众普及反假货币和数字人民币相关知识,让金融知识真正“入脑入心”。
据悉,本次活动将以“普及反假货币知识,强化公众反假货币意识”为宗旨,着力构建多方协同的宣传格局。活动期间,全市银行机构、机关单位、社会团体、新闻媒体紧密联动,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宣传。例如:银行机构依托网点阵地开展常态化宣传,机关单位强化政策引导,社会团体深入社区村落延伸宣传触角,新闻媒体通过线上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,形成“上下联动、全域覆盖”的宣传合力。
针对老年人、农村群众、务工人员、青少年和商户等五类重点人群,活动精准施策,通过“一对一讲解”“案例化教学”“实操性指导”等方式,帮助他们掌握识别假货币的核心技能与防范技巧,切实提升重点群体的反假货币能力。同时,进一步健全雅安反假货币宣传长效机制,推动反假货币宣传从“集中活动”向“常态普及”转变,有效提升银行机构与社会经营主体对反假货币的堵截能力,为营造良好和谐的现金流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下一步,我市金融系统将持续深化反假货币宣传工作,不断创新宣传形式、拓展宣传渠道,让反假货币知识惠及更多群众,切实筑牢反假货币“安全防线”,为维护地方金融稳定、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贡献金融力量。